博冠体育博冠体育博冠体育博冠体育许多同志回忆80年代印刷技术进步时,都很怀念当时经委印刷装备协调小组有很大凝聚力,这与慕韩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身体力行的好作风有很大关系。慕韩同志深信振兴中国印刷,只有依靠中国自己的科技和管理人才。
当时参加“华光”激光照排系统攻关的来自全国许多部门的技术人员,在合作过程中难免有各种不同意见,不少是由本单位利益的驱使。遇到这种情况慕韩同志总是耐心疏导。他多次到北大、潍坊、杭州召开协调会议,公正合理处理相互的矛盾。对于技术问题,慕韩同志总是鼓励要充分发扬技术民主,让各种不同设想方案畅所欲言,即便是争论得面红耳赤拍案而起,然后由系统技术的负责人王选汇总归纳,择优而从,这确是“华光”系统这样高难度科技成果能排除万难在短短几年之中变成巨大生产力的一种成功决窍。
王选同志是我国自主开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技术的领头人,他的成功是与各级领导和慕韩同志的信任、支持分不开的。北大老校长周培源生前曾对慕韩同志讲:我已经老了,我支持象王选这样思路敏捷,勇于开拓创新的人,解决汉字激光照排要靠王选他们。慕韩同志与周老一样充分信任并全力支持王选的工作。当时北大由于动乱刚结束不久,百废待兴。北大“748工程”研制组条件很差,慕韩同志多次找张龙翔校长,希望帮助改善开发工作条件,经过学校努力,试验室作了调整,使王选的工作有了相应的环境,以后随着激光照排事业的发展,慕韩同志支持北大建立激光照排研究试验中心,他又多次找丁石孙校长研究方案,努力为王选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博冠体育。
北京人民机器厂是我国胶印机制造的骨干企业,是80年代国家技术改造的重点,厂长朱谈林是一从工厂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家,他有丰厚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1980年担任厂长以后不久,国家印刷装备技术改造要求实现“多色胶印”的目标,朱谈林同抓住机遇,向慕韩同志汇报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开发胶印机新品种规划方案。慕韩同志全力支持朱谈林的正确决策,确定“北人”为全国12个重点改造企业之一。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慕韩同志和北京市老副市长张彭同志一起多次到“北人”调查研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慕韩同志还亲自联系安排“北人”与印刷厂召开用户座谈会,请用户对“北人”产品提出意见,帮助改进性能,提高质量。1989年世界银行为支持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一批贷款提供一批贷款支持发展教材印刷,当时世界各著名印刷机械制造厂商都全力以赴争夺这个市场。慕韩同志认为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北人”“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通过投标竞争,提高“北人”产品水平,经过精心组织,“北人”终于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一举中标。随着我国印刷事业的发展,“北人”产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大量还要进口。针对这种情况,慕韩同志建议“北人”应该走专业化、集团化的道路,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努力扩大产量。经过朱谈林同志的积极筹划,1992年正式成立了“北人”集团公司。1993年“北人”H股在香港上市,这是经国家批准首批在香港上市的大陆九家企业之一。十多年来“北人”事业如日中升,这里包含着慕韩同志对“北人”、对朱谈林同志支持信任的一份心血。
上海凹凸彩印厂在“七五”被列入全国印刷重点改造企业,慕韩同志认为印刷不仅仅是书刊、报纸印刷,应该有“大印刷”的观念,特别是彩印是世界印刷发展的趋势,他全力支持发展我国彩印技术,强调印刷业的改造要包括包装装演印刷。陈岳兴同志也是一位工人出身博冠体育、自学成才的企业家,他从1960年起担任凹凸彩印厂副厂长、以后又当厂长,把凹凸厂经营得全国闻名,在80年代中期,慕韩同志鼓励陈岳兴要向世界先进水平努力,重点安排进行技术改造,引进了一批国外先进设备,使彩印水平更上一层楼。1988年10月慕韩同志到上海凹凸厂考察检查工作,欣喜地看到凹凸厂承印了世界著名时装杂志《ELLE》的中文版《世界时装之苑》,印刷之精美达到了世界同类杂志水平,杂志的法国总编从巴黎打来电话称赞它的印刷质量“好极了!” 凹凸彩印厂不仅印刷质量好,而且经济效益在全国名列前茅,看到这里,慕韩同志提笔给当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同志和上海市长朱熔基同志写信,称赞上海凹凸彩印厂是全国印刷行业的先进典型印刷包装,建议上海市领导亲临视察指导。当时我随慕韩同志一起调查考察。写完信后慕韩同志让我看,并说:你要没有意见,就以我们两人名义写吧!随后他就签上了我们两人的名字。慕韩同志待人的真诚和尊重,这是又一佐证。、朱熔基同志接到信后十分重视,同志请秘书给慕韩同志打电话表示一定去看凹凸彩印厂。1988年12月14日同志到凹凸厂视察,对凹凸厂表示满意,赞赏陈岳兴敢于到国际市场闯闯,并为凹凸厂题词:“精益求精”。1989年2月朱熔基同志也到凹凸厂视察,鼓励陈岳兴要把产品打出去,更多承接国外印件博冠体育。
十几年来,我国印刷界大批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不少人都得到慕韩同志的关心支持。关志祥、沈海祥、陈垄钵、夏天俊、向阳、孔照元等一批为我国印刷技术作出贡献的优秀人物,他们都从慕韩同志的支持信任中增添了勇于进取的力量。
举世公认,中国是发明印刷术的文明古国,但至今没有一个专业的印刷博物馆。而德国1900年就建立了谷登堡印刷博物馆,相比之下实使国人汗颜。1983年6月,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两位王老同志王益、王仿子联名提出建议尽快筹建中国印刷博物馆。当时慕韩同志就表示积极支持,同年7月由国家经委、计委、文化部、机械工业部和贸促会共同组成的中国印刷技术和贸易考察组赴英国、德国、意大利考察,行前慕韩同志专门关照要实地看一看德国谷登堡印刷博物馆。座落在莱茵河畔曼斯市的谷登堡印刷博物馆,确实给考察组留下难忘的印象,博物馆讲解人员听说这是来自中国的代表,格外热情,说中国才是最早的印刷术发明国,还让看在谷登堡博物馆珍藏着的中国古代许多印刷品。这件事对考察组感触很深。1983年11月10日,慕韩同志安排考察组向邓力群、张劲夫同志主持的中央部委和北京市负责同志会议汇报,汇报建议,尽快筹建中国印刷博物馆,得到大家一致赞同。会议纪要提出:“建立中国印刷博物馆有深远的意义,应该积极筹办”。从此之后慕韩同志为筹建印刷博物馆积极奔走呼吁。1985年慕韩同志在国家经委下达技术改造技术时安排30万元专款作为筹备费用印刷包装,以推动筹备工作的开展。但以后由于种种原因,筹备工作没有进行下去。
五年以后,出席在上海召开的第七届革命印刷印钞史料征集研讨会。全体171名代表,上书党中央同志和国务院,再次建议建立中国印刷博物馆;在此前后,海峡两岸交往日趋频繁,弘扬中华文化、振兴印刷技术成为交流的共同话题,许多台湾、香港印刷界人士不断发出筹建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呼吁。慕韩同志抓住这个机遇,认为联合海峡两岸和海内外印刷界共同建设中国印刷博物馆的条件已经成熟,因此在1991年2月13日,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和中国印刷技术协会联合向新闻出版署提出“关于建立中国印刷博物馆的报告”,同年10月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复同意筹建。
1992年1月20日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范慕韩同志被推举为筹委会主任。慕韩同志在开幕式上讲话,他说:“我们将要建立的中国印刷博物馆,是一个反映中国印刷技术发展史的专业博物馆。”通过展览,“以显示印刷在发展文化、教育人民、推动社会进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生产、改善人民行生活和国际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后人赓续先人的奋发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进爱国主义教育,振兴印刷工业,让它再展雄风,脐身于世界先进之列”。
在目前国家财政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国务院负责同志批示“关键在资金,不能都靠国家拨款,应多方筹资,主要靠印刷行业同仁的支持”。在慕韩同志的组织领导下,22个单位发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印刷工业、为兴建中国印刷博物馆筹集基金倡议书”,得到了海内外印刷界的热烈响应。慕韩同志还利用各种社交活动,宣传筹建印刷博物馆的意义,呼吁海内外同仁为共襄盛举,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在筹委会的努力下,1993年12月底共认捐人民币达1500万元。
慕韩同志为征集展(藏)品身先士卒,他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曾任山西兴县、荣河县县长,广集珍藏历代书画。解放初,为支持祖国文化事业,他们就把珍藏书画悉数捐给国家。这次慕韩同志又把珍藏的一块肖像铜版捐赠给印刷博物馆。
为搞好筹备工作,慕韩同志不顾年老体弱,他柱着拐杖,亲自选址、审查设计方案博冠体育。他要求每项筹备费用都要精打细算帐目公开,提倡开会清茶一杯,吃饭不备酒水,严格执行伙食标准。他说:“博物馆的经费都是海内外同仁们捐赠的,我们一分一厘也不能浪费。”
1993年12月4日,在北京黄村隆重举行中国印刷博物馆奠基典礼,这是令人激动的时刻。慕韩同志在典礼大会上深情他说:“在政府的关心和海内外印刷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奋斗下博冠体育,一座反映中国印刷历史辉煌的专业博物馆将会预期建成,为振兴中国印刷工业,再展雄风,屹立于世界先进之林,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振兴中国印刷这一千秋大业,需要几代人的奋斗努力,慕韩同志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同国民经济各行业相比,印刷工业中技术人员的比例明显要低得多,这种状况不改变,振兴印刷目标很难实现,因此他特别强调要加强印刷教育。
北京印刷学院是我国唯一的一所印刷高等院校。但是筹建开始正面临国家,建校步履艰难。慕韩同志多次到学院调查,共同研究加快建校步伐。他组织国内外印刷和设备器材企业支持印刷学院,捐赠教学设备,并在技
术改造费用中尽力给予支持。慕韩同志在粉碎“”之后,曾担任过三年陕西机械学院院长,这所学院设有印刷机械专业,这是我国现有院校中最早设立的一个印机专业。80年代之后,他多次与该专业领导和教师共同商议加强专业的建议,加强学校和印机企业的密切联系,现在已在此专业基础上扩建为印刷机械系,招生的规模也扩大了。
全面提高印刷厂职工技术素质是一项长期艰巨任务。慕韩同志提出要编写适于职工教育的“印刷科技实用手册”。1988年2月1日慕韩同志主持召开编辑工作会议,聘请国内印刷行业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慕韩同志担任编委会主任。在慕韩同志的参与下,专家学者们以极大热情投入编写工作,历时四年,1992年上下两册近200万字的“印刷科技实用手册”正式出版,周培源同志题写了书名、慕韩同志作序。
1993年12月,在中国印刷博物馆奠基活动中举行了第一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包括美国和台湾、香港在内的海内外3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与会,征集20篇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慕韩同志发起并主持了这次在我国印刷史上第一次举行的有关印刷史的学术研讨会,并整理出版了论文集。